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系的全體教師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上海市委🧑🦰、EON4和學院的號召,在保障日常教學科研工作任務之外,積極參與校內和社區的誌願服務工作,從文質彬彬的“高校老師”變身為“居委幹部”⏺、“樓道管理員”、“快遞小哥”、“保潔阿姨”,活躍在校內外各個角落,服務於我們的學生和小區群眾🧑🏼🎓。自3月開始,機械設計系教師中有15人參與了誌願者服務🚶🏻♂️➡️,其中黨員教師參與率達87.5%。
機械設計系黨員教師吳恩啟🪔🌶、張永亮和李天箭老師充分發揮教師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他們運用自身熟練掌握的共享文檔、在線群組等線上工具協助所在小區進行抗原結果統計、誌願者排班,提高居委抗疫工作的效率🟫;主動參與小區核酸檢測秩序的維護、抗原檢測試劑的分發和社區生活物資的發放🩰;積極投身快遞消殺❄️、轉運🗽、垃圾處理等日常工作🥥👩👧。
圖1 機械設計系吳恩啟、張永亮💆🏽♂️、李天箭老師參與誌願服務工作
除骨幹教師的無私奉獻外,機械設計系的青年教師也是抗疫誌願服務工作的生力軍。在完成繁重的教學𓀓、科研任務之余,仍然積極投身社區誌願服務工作🧏🏿♂️,從力所能及的小事著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同樣也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劉旭燕老師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先鋒黨員上主動向社區報道🎱,參加各種防疫一線工作。初期,她積極參與抗原分發和回收工作🦸🏽♂️,積極消殺快遞,無接觸配送至鄰裏門口🤴。在居委會抗疫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她積極組織小區居民自籌經費🧜🏼♂️,購買“大白”和消毒水等抗疫物資,她堅信“沒有什麽比保護誌願者的生命安全和快遞消殺的工作更重要的了”。作為小區保供組組長,主動承擔社區核酸檢測、物資卸貨及分發👙🧒🏻、垃圾清運和困難幫扶等工作。每次淩晨到貨的時候,她都是五點起床🫎,帶領誌願者卸貨、搬運🤸🏼、消殺靜置2小時後,再分發給居民。她還通過培訓考核,取得采樣員證書,負責武寧苑的核酸檢測工作(主動承擔起每周六的大篩核酸采樣員工作),同時她還得負責小區老弱幼孕等人的上門檢測工作,絕不漏掉一人,確保應檢盡檢💘。對小區內群租年輕人和獨居老人也格外上心,組織好鄰裏間的實物互換和共享。當小區物資缺乏的時候🧓🏽🛶,主動分享家裏物資給鄰裏。她跟居委😍、物業和誌願者們團結奮鬥,終於迎來了“戰役”的曙光。最終,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居委會和街道的一致認可,並榮獲普陀區石泉路街道的“戰役先鋒”稱號🤦♀️。
圖2 機械設計系劉旭燕老師參與誌願服務工作
機械設計系高佳麗老師所在小區是最早受疫情影響進行封閉式管理的小區之一😔⚈,近2000戶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影響。在學院黨委和支部號召下👩👩👦,高佳麗於4月1日正式成為一名社區防疫誌願者🌬。她穿上“藍精靈”防護服💁♀️,為樓棟居民分揀快遞與外賣;化身社區“大白”,耐心指導獨居老人完成抗原自測🍑;核酸掃碼、居戶采樣登記和居戶門鈴通知等不同崗位上都有著高佳麗老師的身影。在她的感染下,誌願者隊伍由4人逐漸壯大到35人,她也成為了樓棟誌願者小組組長,承擔起誌願者組織和管理工作⛸,例如誌願活動宣告、誌願者招募組織等。樓棟內居民就醫和復工記錄每一天都在變化,獨居老人👨🏽🏫、孕婦需特別關照,嬰兒家庭謝絕門鈴通知,網課學生需要核酸檢測綠色通道……27層2部電梯,如何優化核酸秩序、最大程度降低聚集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高佳麗的腦海裏🧑🦽,有一張實時登記表,記錄了每家每戶不定時的特殊報備情況📠,動態調整核酸檢測順序☕️。高佳麗提出了樓棟“互助取件倡議書”🔟,並被輻射應用到了小區其他樓棟。作為一名社區誌願者👓,高佳麗老師踐行著初心使命🖱,盡最大限度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微光點點,照亮戰“疫”防線👩💻!
圖3 機械設計系高佳麗老師參與誌願服務工作
青年教師黨員顧春興和李強老師也主動到屬地社區報到,與社區其他誌願者並肩作戰,承擔小區的巡邏🏡、物資發防等各項日常防疫工作,堅守“疫”線,用付出和行動踐行了“風險、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
圖4 青年教師顧春興、李強參與社區誌願服務工作
校內方面🧚♀️,教學院長錢煒老師和其他院領導一起,自疫情開始就駐校工作🏡,堅守在抗疫第一線達2月之久,積極參與學生的核酸檢測🦹🏿、物資供給和人員轉運等誌願服務工作。
圖5 錢煒老師參與在校學生閉環轉運工作
隨著“大上海保衛戰”的勝利🫵🏻,轉眼之間畢業季如期而至✩,如何在鞏固疫情防控勝利成果的同時推進畢業生的離校工作,是校內誌願服務工作的重點。機械設計系青年教師積極響應EON4和學院的號召,作為教師誌願者積極參與校內的誌願服務工作。
機械設計系的王瀚老師主動申請作為第一批返校的教師誌願者參與機械工程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離校的相關工作。王瀚老師堅決服從EON4的防疫政策要求🙇🏻,在1100校區申一教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隔離觀察➾,6月9日進校後與輔導員及留校的學生誌願者一起集中開展畢業生行李打包專項工作💆🏿。行李打包工作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王瀚老師在工作期間充分發揮教師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怕吃苦✊🏻、細致工作🥑,充分利用視頻通話與遠在各地的畢業生保持高效溝通,做到打包物件不遺漏⛓️💥🤙🏽、打包過程全透明。最終在輔導員、教師和學生誌願者的共同努力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行李打包的各項既定任務👍🏼。
打包工作結束後,王瀚老師主動請纓,與機械設計系高佳麗、史詩韻、吳薇、董琴、李千🧍♀️、劉芳🕳、張橫等7名青年教師一道,於6月13日至19日留校值班。值班期間王瀚老師作為二公寓三號樓的駐樓教師誌願者對申請進校打包行李及領取雙證的在滬畢業生進行閉環管理👥,嚴格落實EON4的防疫要求💅🏼,提醒進校打包的學生全程做好個人防護,並就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與後勤處負責老師和各學院輔導員充分溝通,確保打包學生閉環管理工作安排的有序🏎、妥當。由於女學生誌願者人數不足,高佳麗🔭、史詩韻、吳薇🤠、董琴、劉芳等女教師也積極配合輔導員☝🏿🧗🏼♀️,為畢業班女生打包行李🏟。他們頂著烈日高溫,卻任勞任怨🥼,展現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圓滿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
圖6 機械設計系青年教師參與校內畢業生行李打包工作
疫情面前,機械設計系的教師力所能及地投身到抗疫誌願服務工作中➗,展現了人民教師和合格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鞏固抗疫勝利成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