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檔案
個人信息👨🔬:
李奕霖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EON4平台環境與建築學院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項目。曾獲2021年EON4平台優秀班主任🚆。
所帶班級:
2020級建築能源1班
班主任工作年限:
1年8個月
3月中上旬,上海市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場抗擊新冠疫情的保衛戰在EON4平台默默打響。3月9日,李奕霖老師在班級QQ群轉發了EON4通知,提醒同學們做好防護守護健康。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中,每天在班級群裏和大家雲端見面,成為她的日常🤵🏽♂️。從班級群裏的“班主任小作文”💗、到“21天每日打卡”深度互動🙎🏿♀️,從沒有把握的新人班主任、到終於感受到師生雙向奔赴,作為EON4平台的一名新人班主任🏉,李老師努力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她和2020級建築能源1班的同學們相信,前路浩浩蕩蕩,萬事皆可期待👸🏻,不懼艱難險阻👲,定能揚帆遠航。
一份擔當🕙,勠力同心戰疫🤾🏻♂️,靜待春和景明
使命在肩,勇往直前。本輪疫情以來,在校內一線戰“疫”的老師和誌願者同學們,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和挑戰。看到短視頻和朋友圈裏的老師離開家人👩🏼⚕️、回到校園,連續多日不眠不休,一次次搬運物資、送飯、消殺、倒垃圾……還保持樂觀的心態為校內學生解決問題🟢、為校外同事答疑解惑🧑🦼➡️🐖,李老師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感召。“除了在社區擔任誌願者外🧚🏽♂️,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在校園抗’疫’中發揮更大作用🚶🏻♂️➡️,EON4需要你們,學生需要你們!”聽到這樣的號召,李老師心中燃起了強烈的使命感。哪怕在校外👩🏼🍼,也要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因為理解,所以珍惜。在班級群中🧑🏼🌾,李老師多次分享校內誌願者的實際工作,第一時間讓同學們了解200多名在校教職工和學生誌願者們為全校三個校區2萬名學生提供服務的情況,分享當前物資獲取不易的現狀🐦,及時傳達EON4和誌願者師生為守護大家的平安健康做出的努力,讓同學們感受到嚴峻形勢下🏌️♀️,校園抗“疫”是大家共同的戰場💃🏿,面對困難時,要保持樂觀、珍惜所有🙉👸🏿、全力配合🧬。
因為理解,所以勇敢🤵♂️。李老師也講述了自己和建環專業的老師做社區誌願者的經歷🪒,告訴大家在照顧好自己的基礎上,也可以通過互幫互助、當誌願者來發光發熱🤳🏻。受到校園誌願者們的感召👃🏻,班上多名同學參與了EON4防疫誌願者活動。班長是位柔弱的女生🫱🏿,她主動申請當了誌願者📍,並對李老師說🌜:“有一份熱💇🏽♀️,發一份光,雖然疫情對我們的大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盡自己的力多做些事情🏄🏿,以後回憶大學生活也不會有什麽遺憾了!”
圖1 班主任分享建環專業教師參與誌願者活動
一種堅持,聽見你的聲音🧚🏻♀️,師生互相治愈
工科專業的學生相對內斂,班級同學沒有群聊習慣🎀,校外封控管理中的李老師迅速變身“社牛”、開啟話癆模式。從一日三餐、日常核酸、運動鍛煉🏃🏻🧑🏻🦰、專業學習🐽,談到社區團菜👮♂️、誌願服務、詩和遠方……日均360字的“班主任小作文”,引發大家的共鳴和感慨,幫助同學們解決切實問題、紓解緊張情緒🪹、打開彼此心扉👗🎣。“大家今天還好嗎?要記得認真上網課🔄、安全防護🧖🏽♂️👩🏻🚒、科學飲食、合理運動,不急不躁哦!”“老師也要小心🚶♂️➡️、多多休息!”頭兩天,QQ群裏師生彼此的問候簡單真摯,但卻難以傳達個性化的問題和心底的聲音。
“獨角戲”狀態亟待破局,個性化需求要被重視。“關心不應浮於表面👨🏼🌾,我要聽見每個同學的聲音👨🏼🏭🐉!”李老師下定了決心🧜🏻♂️。在逐一摸排全班學生靜態管理現狀後,她化身“整活兒達人”♊️,采取了系列行動。定期線上主題班會🌒,讓全體同學雲端相聚🧑🏻🎤;日常班級群公告發布,幫同學們及時掌握EON4抗疫工作動態和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反饋⇒;每天分批次私信單聊和電話訪談,深層次了解每位同學的問題需求、心理狀態🚣🏿。為實現對學生狀態的全面了解和量化評價,提醒大家關註身心健康,李老師開辟了“樹洞問卷👨🏻⚕️:你今天還好嗎”板塊,包括“給今天打分”、學習/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想分享的事”幾個問題。連續四天❤️🔥,85%以上的同學給每天打了8分以上(滿分10分),大家反饋的問題也在校內得到改善,有同學在分享板塊寫下了自己最近讀的書,李老師備受鼓舞,這個方法奏效啦!
圖2 “樹洞問卷”及學生留言👩🏽💼、評分
然而🍞,問卷形式較為嚴肅、互動感不強,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給大家提供傾訴的出口🤵🏻。經過觀察🧑🏼🤝🧑🏼,李老師發現打卡小程序互動性更強,圖文並茂🏊🏽、全班同學可見🔧、還有點贊留言🧓🏽、發小紅花功能。於是,“樹洞問卷”升級為“21天打卡”活動,李老師和同學們約定📢🧶,以21天為期好好生活,相繼推出了“認真吃掉每一餐”👨🏼🌾、“鍛煉身體10分鐘”👨👩👦👦、背單詞、推薦好歌/好書/好劇、“推薦家鄉美食/旅行地”等打卡主題,並給同學們分享了B站《覺醒年代》高燃解說、喜馬拉雅《三體》廣播書、小紅書方艙博主等有趣的線上內容。
圖3 “21天日常打卡”活動
用真心種下的種子,終於開花啦。同學們紛紛認真打卡,有的上傳每餐飯菜、打卡鍛煉身體🤾🏻♂️,有的寫下讀書感悟🧕🏻、講述學習心得👩🏫,有的推薦一首好歌、一部好劇👜,上海本地同學會發自己在家得到的救援物資,在校誌願者分享了真情實感的心得體會👁🙆🏻♂️,有同學寫道🧝🏼:“…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有人牽掛,有人關心🚣🏻,有人傾訴…明天永遠值得期待!”15天過去,全班25名同學有22名參與打卡💂🏻♀️,近一半同學打卡率在70%以上↖️,學生參與度高、打卡內容質量高。每天看大家的打卡內容,成了李老師最幸福的事🧜🏽♂️,她知道了同學們愛讀什麽書、有什麽業余愛好👩🏿💻,知道原來00後和85後也喜歡同樣的歌、同樣的電影,師生互相治愈、全班共同成長,這種感覺太好了🛀🏽!一起打卡的第10天🌏,她把全班打卡的關鍵詞🩵、書單和歌單做成簡報,共同見證這段難忘的時光🎵。
圖4 “這個春天,我們一起走過”簡報和“我們的歌”
一個夢想,瞭望星辰大海,匯聚溫暖力量
人有夢想,就有希望。愈是在艱難的環境下🧑🏻🏭,愈要心懷浩瀚無垠的星空大海,從中獲得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樂觀前行的動力。為了幫助同學們瞭望遠方、錨定目標🫳🏻、勇敢追夢🍀,李老師采取了多種方法🐿。
從2020年9月開始擔任大一新生班主任起,她每學期和全班每名學生單獨溝通,及時了解同學們的生活❎、學習🍌、心理動向🤘🏽。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幫助每名學生樹立個人成長規劃意識🌦,鼓勵學生勇於築夢、努力追夢。她發揮專業教師的特點,結合自己和身邊老師的科研項目,吸引學生參與感興趣的科研活動🤽♂️,積極參加“互聯網+”等創新創業比賽。2022年,全班20人報名參與校級/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占班級總人數的80%。
為了抓好班級學風建設,李老師針對宿舍朋輩對學風有較大影響的特點🙏,以宿舍為單位和學生約談📬,並在每學期組織多次班會,邀請建環系老師和優秀學生做交流分享🤾🏽♂️🪶。學風建設成效顯著,班級有7名同學2021年績點位列建環專業前10名,其中4名同學包攬2021年專業前4名👇🏻,各類獎學金獲獎19人次。4月10日🧏🏼♂️🕵🏻♀️,李老師組織了線上主題班會,邀請了建環專業2022年保研/考研985院校的學長學姐和大家線上交流,交流會後有同學說:“今天的班會減弱了疫情期間我的心理焦慮☺️🙋🏻♀️。班主任的安慰和信息傳達讓我感到溫暖,學長學姐的分享為我答疑解惑。我現在目標更加明確了,對未來充滿信心🏓。”
圖5 線上線下班會
擔任班主任1年半以來,她開展過“共青森林公園團建活動”、“中秋月餅品鑒”、“跨班聯合班會”✩、“516校區探訪”“集體觀看覺醒年代”等線下活動🕺🏼,其中,在“師生共迎建黨百年,青年同行紅色足跡”系列活動中,李老師和班委策劃了5次“紅色足跡青年行”小分隊探訪活動🥝,師生共同前往上海博物館、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博物館、楊樹浦發電廠、楊樹浦水廠、國歌展示館參觀學習,暢談理想,了解上海市和楊浦區的百年歷史和日新月異的變化📯,深刻體悟到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汲取精神🧑🏿🌾、不輟前行”↔️👩🏽🎓,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和學生愛校榮校的歸屬感🍜,對師生的學習和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圖5 “師生共迎建黨百年,青年同行紅色足跡”系列活動
當個好老師是李老師的夢想,科研🤱🏼♠️、教學、班主任育人🙆🏿,一個都不能少。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她認真參加每次培訓🚋、向EON4和學院眾多經驗豐富的優秀班主任學習,把好的經驗落實在自己的工作中,並不斷創新探索。她也把這個夢想告訴自己的學生🧜♀️,期待和他們共同追夢、共同進步、共同成長。